2025-04-02
市值40亿美元的Bittensor(TAO),是AI结合以太坊还是Meme新星?
开年以来,AI 板块热度一直很高,投资回报比其他赛道更为亮眼。带有 AI 概念旧专案纷纷拉盘、快速带来高倍收益的新专案也成堆出现。在这之中,Bittensor 代币 TAO 从 1 月的 230 美元升至 700 美元上下,翻了三倍,而同时期出现的 Bittensor 生态专案如 TaoPad(TPAD)、AIT Protocol(AIT)、OpSec(OPSEC)以及之后紧接著出现的许多小型专案涨幅倍数都超过了 TAO。
Bittensor 有其特别之处,其子网机制描绘了「去中心化 AI 模型激励市场」的蓝图,代币价格近半年增长了 15 倍,Bittensor 也已成为 VC 研报里的常客。但在社群眼中,TAO 似乎并非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标的,原因很简单:太贵了。因此,近期出现的 Bittensor 生态专案给了投资者更多选择,有「Bittensor」名号的专案在发展之初都有著不错的回报。
BlockBeats 发现,近期出现的 Bittensor 生态计划越来越「水」。这样的发展并不意外,但这些专案却是许多使用者投资、理解 Bittensor 的第一个环节,这种转变难免让人心生疑问,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Bittensor 创新的子网机制使其被社群看作「AI 届的以太坊」,但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当下的 Bittensor 似乎成了 AI meme 新工厂。
三天一个到一天三个:土狗遍地的「TAO 生态」
从近期出现的专案说起,其代币价格走势是最直接的讯号,与推特内容相对应可看出这些专案的转变过程。
两周以前,以太坊热榜上扎堆出现的 AI 新专案里,大部分专案要么是做 GPU/ CPU 租借这样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业务,要嘛就是几个名称中含「TAO」的 Bittensot 生态专案。后者都以 Bittensor 生态为卖点,一推出就能快速吸引社群关注,有些代币周涨幅超十倍,大多数专案在两周内快速完成从零到千万美元市值的跃迁。

如果都是土狗盘子,那对于投资者来说,定位巨集大、潜力无限的 Bittensor 是不是只能作为 AI meme 下的龙头专案分支 meme 买入?但又与 meme 不同,在炎热过高时,「别沾 Bittensor」是更稳健的选择。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Be careful with tokenized subnets」。
子网宇宙与「Bittensor War」
2023 年 10 月,Bittensor 通过了 Revolution 升级,这次升级标志著 Bittensor 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volution 升级引入了「Subnet」(子网)概念,任何人都能够建立专门针对特定型别应用程式的子网并定义他们的独立激励机制。
按照 TAO 的代币经济学,每日会有 7200 枚 TAO(按 700 美元计约合 504 万美元)被挖出,这部分 TAO 将由 ROOT 网路分配给 32 个子网及其矿工和验证者。
Bittensor 上的子网竞争十分激烈。1 月时,创立一个子网的注册门槛不到 200TAO。三个月以来,注册子网费用飙升,3 月 10 日达到 10281 TAO,超 700 万美元。如果加上代币本身的涨幅,仅子网注册成本在近三个月就增长了百倍。
图源 0xai,前五大 Validator 中,τaosτaτs & Corcel、Foundry、TAO-Validator.com 均有显著的偏向性
据 taosat 资料现实,截至撰稿时每日排放的 7200 枚 TAO 中,子网 18Cortex. 拥有稳定在 10% 左右的份额,而子网 19 Vision 在近一周的份额从 7.96% 上升至 8.85%,相应的,子网 08 Time Series Prediction 所分配的激励则从 8.49% 下降至 6.75%。
Bittensor 社群中的子网攻略。左上 @0xai_devi;左下:@xavi3rlu;右 @Richmelon8
值得肯定的是,Bittensor 确实吸引了许多专注 AI 技术的参与者,子网 18Cortex 来自于开源 AI 研究组织 Nous Research 、子网 9 的效能据称超过了 OpenAI 的 GPT2 大型模型。在利用 Web3 赋能 AI 上,Bittensor 得到了许多肯定。Vitalik 曾在分析 AI 与 Crypto 结合时,用 Bittensor 的案例来解释在不依赖完全使用加密技术的情况下,如何使用加密激励机制来创造更好的人工智慧产品。

但是,至少在当下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Web3 市场追求的是更好的资金利用率。Delphi Ventures 作者 Tom Shaughnessy 在 撰文 介绍 Bittensor 时就表示,「我认为 Bittensot 系统的关键是关于子网的需求如何转化为子网代币的需求。」
Bittensor 的「成」源于其子网机制,封闭生态、激烈竞争和高准入门槛能够筛选并集合足够优秀的参与者,有望跑出更好的模型。从某种角度上说,Bittensor 选择了相对比较现实的 AI xCrypto 的结合路径。
当下许多 AI 板块的专案,正受到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的质疑,AI 是一个发展十分前端、技术密度很大的领域,有强大资源的 Web2 传统大厂尚在卷生卷死,Web3 能够跑出什么成果?
而 Bittensor 所构建的去中心化激励市场,在理想情况下,可以让那些有志于研究 AI 技术的团队凭其能力获得足够的物质激励。通过 AI 乐高的方式,Bittensor 画出了对「AI 解决生产力,Web3 解决生产关系」这句话的产品构想,且其仍在正常运转。
但是,AI 模型的产出和应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结果,这也是在往年加密领域不看好 AI x crypto 的原因,对于追求资金效率的加密市场来说,如何吸引流动性是更重要的一点。而 Bittensor 生态常让 Web3 原住民觉得「很难理解」,矿工和验证者、质押机制、TAO 代币这样的设定是为了吸引更多的 AI 开发者,在理想情况下跑出更好的 AI 模型和产品。Bittensor 生态上有许多不同的子网,但子网进展往往只与验证者和矿工有关,持有 TAO 但不熟悉 AI 产品的投资者,似乎只能在「不明觉厉」的观感中畅想 Bittensor 的未来。
前文提到的「土狗计划」,靠看好 Bittensor 却无从下手的散户捧起来。在土狗热度褪去之后,Bittensor 与加密社群的距离更近了吗?
TAO 的机会在哪里?
首先,对于 TAO 的未来成长空间,Bittensor「信徒」和社群观望者有著截然不同的认知。一方面,观望者认为其价格近半年攀升 15 倍,市值也到达了 40 亿美元关头,高倍上涨空间有限。但 Bittensor 社群认为,在流通的 TAO 中,有 87% 的代币正在被质押,也就是说真实的代币流通量只占当前市值很小一部分,TAO 的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相关阅读:《 解析网路升级提案 Dynamic TAO:将为 Bittensor 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 Taonews 解释,双代币机制是指提案通过之后,Bittensor 生态的代币将包括 TAO 和新的子网代币,TAO 与子网代币可进行交易。而子网价值则不再仅与验证者、矿工有关,拥抱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就意味著降低了「投机」行为的门槛,Bittensor 生态会更有活力、但也会更复杂。
截至撰稿时,B1T1 提案还在讨论阶段。这个周末,Bittensor 的子网注册门槛从 10281 TAO 降至最低 2016 TAO,每有当一个专案注册一个子网时,注册成本就会增加一倍,如果没有人注册,价格就会在四天内线性减半。也就是说,Bittensor 生态的子网路竞争似乎有所缓解。